Categories
旅行雜想

途上一席話·生活拉濶

尼日爾是世界最窮的國家之一,位處西非,大部分地區為沙漠,資源貧乏,政治動蕩,是典型的缺乏良好管治,政府腐敗的非洲國家。

而我,選擇了到訪這個國家,多年前。

由首都Niamey前往Zinder的途中,我到一間餐廳吃飯,碰到兩個四十嵗左右的美國女人,她們很詫異,我會選擇來尼日爾旅行。「那,你們呢,怎麽會在這裡?」「我們是做development 工作的,我們在一間非牟利機構工作,工作就是要幫助這個國家解決貧困的問題。」我聼了,覺得非常不可思議。怎麽這世上有一份正職是幫助這個世界滅貧,令世界變得更好的?這可能嗎?

原來,這個世界真的有這樣的正職。而要做這樣的正職,和其他正職一樣,當然先要經過學習和培訓。外國的大學,尤其是美國和英國這兩個在國際援助撥款最多的國家,從事「發展」工作的政府和非政府機構多的是,部分大學設有Development Studies(發展學)本科和碩士學位課程,讀完之後,通常就是去政府和非政府的機構工作。而香港沒有一所大學提供類似課程,因爲香港沒有英美這兩個國家的歷史背景,香港主要是幾間大的國際NGO,包括樂施會、紅十字會,在這個領域工作,其他類似的NGO很少,工作機會十分有限。加上香港是個商業社會,「發展」的工作根本不是這個城市會重視的。

這當然是我從尼日爾回到香港之後,慢慢發現的。亦因爲這個發現,我在幾年之後去了英國一所大學讀Development Studies。

讀了一年,回到香港,我抱住微小的希望,想找一份和「發展」有關的工作。因爲沒有工作經驗,加上工作機會根本就少,希望落空,但既然希望是微小的,也沒有所謂了。那一年的學習,給我的學習和生活經驗,卻是異常的豐富。

是在這一年,我第一次接觸諾貝爾獎經濟學獎得主、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Joseph Stiglitz的文章,尤其是他批評全球化的文字;在同一年,我對古巴的了解深了很多,不再簡單將之標簽為共產獨裁國家,系裏有個老師,經常去古巴,喜歡穿紅色的印有哲古華拉像的紅色T恤,堂上他會講古巴,會播放他從朋友處辛苦找來的難得紀錄片,例如記錄針對委内瑞拉總統查韋斯的政變紀錄片,他的堂幫了我對世局和世情有份深刻的了解。

對身邊的環境亦留意多了,發現四季在身邊轉:樹上長出了綠芽,原來春天來了;夏天到的時候,黃色的水仙花(Daffodil)開得燦爛,草地上更是開滿了黃色紫色的野花。還有開窗就見樹木的大學宿舍,周圍開闊的空間,早上吸入的新鮮空氣,生活可以簡單得這樣迷人。

這些和那些的生活體驗和了解,要追溯的話,是多年前偏遠旅途上的一席話。

人總得要走出去。

(補記:文中發展兩字,是給括起來的,因爲何謂發展,需要解釋,有時間再談吧。而做發展工作這份正職,是否真的可以幫到世界滅貧,亦令人存疑,否則爲什麽非洲國家受助這麽多年仍然那樣窮?)

7 replies on “途上一席話·生活拉濶”

Doris, 你努力啊,靠你啦。我太遲開始,轉不了行了。你有機會真的去英國讀development studies, 記住找我,我會推薦我的大學給你。很好的。

Dear Anna,

I like to read your blog a lot. Your article is very insightful and the places you have been to are where I want to go too

Anna, 對喔, 我很希望有天可以做這一行, 暫時我在政府部門工作, 有關文物的, 在政府上班時間相對穩定, 容許我晚上上學… 所以一切都要待讀完這個課程才決定…. 有機會的話也希望能夠到英國讀 development studies 呢, 那是讀發展學的好地方!Anna 你呢?你是做這一行的嗎?或有打算投身這行業嗎?

Doris, 原來如此。我2003年去英國讀的,估不到幾年之後香港就開了發展學。

你說得對,development studies最好玩的地方就是令人眼界大開。你有打算做這一行嗎? 還是已經在做這一行?

想你讀得很開心。那是最重要的。

Hello Anna,原來你也是發展學的 “同道中人”!香港現在有發展學碩士了,城大辦的,是香港唯一的發展學課程,在2006年才開始,我現在正在 part time 就讀呢,不過我相信英國的課程一定 comprehensive 和深入得多,香港在這方面的經驗始終很弱。在這課程中亦接觸到很多令人眼界開闊的話題,你說得對,單是定義 “發展”一字,就已經夠寫一篇文章了… 很高興發現你也是讀 devleopment 的,難怪你寫的東西我都很感興趣 :-)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