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香港事

紅豆冰-菠蘿包-蛋撻

我很少出外吃飯,所以光顧餐廳的機會不多。話説那日七一遊行,我在鵝頸橋等插隊,因爲有朋友在附近餐廳進食,所以就入去坐了一陣,反正遊行隊伍又未到,正好可以消磨一下時間。這間餐廳的燒味飯原來很有名 – 不是出名好吃,而是出名專做自由行生意,把燒味飯賣到天價。我看了餐牌,果然名不虛傳,普通一個燒味飯要五六十元,真厲害。而且聽説不僅價錢貴,還超難吃。

我因爲剛吃完午飯,連下午茶也吃不下,所以只點了杯紅豆冰,那杯紅豆冰淡如水,一小撮瘦弱的紅豆躺在杯底,很可憐的樣子,賣相極差。喝下去,連我這個平時對飲食不講究的人也不想喝,卻盛惠二十元。

之後隨遊行隊伍往中環,在灣仔“檀島咖啡”買了個菠蘿包和蛋撻,負責賣包的阿嬸邊把蛋撻遞給我,邊跟我說,熱辣辣的旦撻,新鮮出爐。我拿在手上,那蛋撻最多只有微溫,吃下,絲毫感受不到半點的溫熱,而且味道非常一般。而那個菠蘿包,咀嚼下去,好像吃隔夜麵包一樣。菠蘿包加蛋撻要付十三元。

記得以前兩三元買回來的菠蘿包,很熱,很好吃,那酥皮很脆的……

香港變得越來越陌生,這個地方的人似乎不再介意講假話,明明蛋撻是不熱的,卻説熱辣辣;明知這個假話很快會被拆穿,也不介意繼續講,而且講的時候好似是真的一樣。

這個地方也不再講求質素和内涵 ,貨不真,價不實,可以欺騙就欺騙,和大陸越來越接近。

香港越來越墮落。越墮落,越赤化;越赤化,越墮落。

物質墮落,靈魂更墮落。

香港四大會計師行不是發表反佔中聲明嗎?如果這不是靈魂的墮落,是什麽?

慶幸香港還有一班學生走出來,還有一些人走出來,參與佔中預演,冒被拘捕的危險,為的是什麽?五百多人被拘捕,他們為的又是什麽?難道大熱天時沒有事情做,要出來趁趁熱鬧?

在靈魂墮落的同時,我看到了靈魂的揚起。

Categories
香港事

郊野公園一寸地也不可失

週末和假日去郊野行山,已成習慣,大自然的寧靜和翠綠,給人心靈無限的慰藉。在香港令人窒息的生活和政治環境下,郊野公園是香港人沒有本事移民下,可以暫避和覓得一點寧靜和平安的地方。現在梁振英政府拋出為了覓地建屋,可以犧牲郊野公園的議題,政府的目的和下一步的行動,昭然若揭,香港郊野公園的失陷恐怕遲早會發生。

撇開人對大自然的情感需要,但香港真的沒地建屋,非要動用香港珍貴的郊野公園用地嗎?著名的諾貝爾經濟學得獎人Amartya Sen 以研究大飢荒而聞名,他的研究發現,大飢荒其實不是糧食的缺乏,而是糧食分佈的不均。換言之,糧食是有的,不過糧食集中了在某些人手上,於是出現大飢荒。

而孔子早在幾百年前就指出:“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患不均而不是患寡,不正是香港面對的房屋問題嗎?不需多說,只看看新界原居民建丁屋的世襲權利就可明白,他們爲何有特權,可以大量佔用新界土地,這是“均”嗎?香港如果土地資源不夠,爲什麽政府會把大量優質的土地,規劃用來建豪宅,供極少數人住或有錢人投資,這是“均”嗎?還有,大量土地被發展商囤積,香港人則繼續做樓奴,這是“均”嗎?

當這些和那些的“不均”還存在時,請你梁振英及其發展局長不要說香港沒有地,所以非要動用香港郊野公園用地不可。

你我都知道,這郊野公園用地的大門一打開,就是洪水猛獸,擋也擋不住,開始是2%土地,然後是4%,然後是10%……有日,我們會發現,我們香港人逃無可逃。

Categories
香港事

器官捐贈和快思慢想

近日的新聞說,香港去年有153個器官捐贈個案,但今年首季只有約10個。食物及衛生局長高永文表示,需不斷推動器官捐贈,令大家了解其意義。

如果你有看我推薦的Thinking, Fast and Slow(快思慢想)這本書,就知道這是多麽沒意義的説話。

這就好像禁止隨地吐痰,或吸煙有害的廣告一樣,單是靠廣告宣傳去推動,改變不了人本身的行爲和習慣。即使政府多麽大力推動和宣傳器官捐贈,也於事無補。

在快思慢想這本書,講了以下的事 :

根據2003年發表的一篇文章,在奧地利,器官捐贈的比例接近100%,而在鄰國德國,比例卻只有12%;同樣地,在瑞典,器官捐贈的比例是86%,但在鄰國丹麥,就只有4%。為什麽近似的文化,卻有這樣懸殊的器官捐贈比例呢?答案是,在奧地利和瑞典,採用的是opt out的策略,如果你不提出反對,就會自動假設你願意捐贈器官;而在德國和丹麥,則是採用opt in 的策略,除非你主動提出捐贈器官,否則會假設你沒有這個意願。

快思慢想的作者Daniel Kahneman說,這是因爲人腦有懶惰的傾向,要動腦筋作出選擇的事情,可避則避,所以default 了的事情,就最易為人所接受。

其實這個道理應該很易明,政府想提升器官捐贈的人數其實不難,選擇opt out 策略就可,問題是政府是否願意去做。根據香港醫院管理局截至去年底的數字,全港有大約2500人仍在等候器官移植。但今年首季卻只有10宗器官捐贈個案,多少條性命,該可救回卻因此而永遠失去。

———————————

香港政府是採取opt in策略,這是登記捐贈器官的網頁,有興趣記住去登記。死後萬事皆空,肉身豈足惜?

Categories
香港事

關愛共融 人人平等?

有很多新聞看了,心有所感,但終究沒有寫出來。但有些新聞,看了,是不得不寫,例如這宗新聞。

話説過去的星期日,在幾個基督教團體的組織下,有過萬人在金鐘集會,反對政府就性傾向歧視立法。明報有如下的報導:

大會宣言強調「人人平等」,「反同性戀行為,不等於歧視同性戀者」,發言牧師亦指出教會從不是強迫別人接受他們觀念,但立法將帶來另一種歧視,並影響言論自由及下一代教育,「(立法後)同性戀者可以批評傳統一夫一妻,但我們不能批評同性戀」。

如果是人人平等,為什麽受性別歧視和種族歧視的人可以受到法律保護,而有同性戀傾向的人則不能受到法律的保護?

性傾向歧視是不是一個現實?同性戀者是不是受到歧視?如果你們肯睜開眼睛和張開腦袋,能否認這些事實嗎?人,無論是

什麽人,應該受到歧視的嗎?法律不是應該保護這些人免受歧視的嗎?

明明是歧視,卻説不是歧視,還說自己關愛共融,支持人人平等,明顯是掩耳盜鈴,張著眼睛說大話,自我麻醉,自我洗腦。

更可笑的是,說性傾向立法後,“同性戀者可以批評傳統一夫一妻,但我們不能批評同性戀”,導致影響言論自由。如果這個道理行得通,那我們的社會根本不需要就任何形式的歧視立法,免帶來“另一種歧視”。

我尊重有宗教信仰的人,但我討厭宗教 。

Categories
香港事

香港學術自由需要你支持

早前寫了中央政策組要收回研究資助局的公共政策研究經費,由自己審核,對之很是憤然,因爲這明顯是明目張膽要將持平的公共社會政策研究淪爲政治工具,是對學術自由和尊嚴的嚴重侵蝕,也是令香港的公共社會政策研究更走滑坡。

事情發展至今已兩個星期,期間不見社會有什麽反對聲音,更不見院校有什麽回應,研資局在無可奈何下,只是說會把審批權交囘中策組,並且會協助順利交接,對此我很不以爲然,也很納悶。

昨日,終於收到2012年行政長官選舉高等教育界選舉委員會委員、大學及專上院校工會聯盟、大學教育關注組和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所聯署的聲明和聯署行動,甚感欣慰。終於有群衆力量出來反對不合理的政策,香港有幸還是有一班人敢站出來說不。

如果你是在高等院校工作的教職員,請在十二月二十一日前聯署和捐款,捐款會用來支持將聲明刊登在報章上。

有關聲明和聯署,可按此

香港學術自由需要你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