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靜修行

尋道之旅(三):各色人物都來了

同一時期來參加課程的有大概六十多人,其中約二十人是舊生,即是已參加過同一個課程再來參加的人。這些甘願挨十日苦,過僧侶式生活的人,都是些什麽人呢?

這裡先說明一下這十日課程的作息時間:

早上 4:00 清晨起床鐘
4:30~ 6:30 在禪堂或自己房間禪坐(5:50~葛印卡老師唱誦)
6:30~ 8:00 早餐及休息
8:009:00 禪堂共修
9:00~11:00 依老師指示在禪堂或自己房間禪坐
11:00~12:00 午餐
下午 12:00~ 1:00 休息(可向助理老師個別請益)
1:00~ 2:30 在禪堂或自己房間禪坐
2:303:30 禪堂共修
3:30~ 5:00 依老師指示在禪堂或自己房間禪坐
5:00~ 6:00 茶點
6:007:00 禪堂共修
7:00~ 8:30 葛印卡老師開示..(看錄影帶或聽錄音帶)
8:30~ 9:00 禪堂共修(老師指導次日禪修技巧)
9:00~ 9:30 問題請益或回寢室就寢
9:30 就寢–熄燈

換言之,每日要坐十個小時的禪,早上四點起床,晚上九點半就寢。頭九天都要保持靜默。早餐和午餐吃素,中午過後在五點鐘可吃水果和糙米粉開的飲料。

對於我,這都不難。最難的是要和別人同房。三至六個人同睡一個房間,床鋪就打在大塊的木板上,旁邊就是別人的床鋪。這樣親密地和陌生人共同生活,對於我真的不容易適應。

但不適應還是要適應。因爲來這裡是為了靜修,這些生活環境的問題,多過幾天,習慣了,就不成問題了。不過,有些問題還是不易解決,例如同房堅持要把一盞小燈開著才睡,我習慣了全黑睡覺,這麽多個晚上,常常失眠。

好了,來這裡參加課程的都是些什麽人呢?我參加的這期課程是全女眾的,來自社會各階層,真的是各階層,有似是家庭主婦和師奶的,有似是行政人員的,有似是學生的,有似是農家婦女的。年齡的廣度也很大,有幾個是阿婆,六七十嵗,有一個我們叫小朋友的,大概只有15嵗。有兩個孕婦也來了。老人和孕婦不能坐在地上,就坐在凳上。

就是這些各色人物,為了一個共同目的,不約而同來到這裡 脫人生的苦,尋求安詳平衡和快樂的人生。

這是我以往參加靜修重未遇到過的場面,我實實在在感到人世的苦,人們對快樂和解脫人生種種苦難是如此渴望和渴求。

以往去泰國禪修或參加一行禪師帶領的靜修,發覺參加的絕大部分是年輕人和中年人,而且背景都較單一,中產背景的佔大多數。但今次去臺灣,我發現慕道的人是這麽多樣化,來自這麽多不同的背景和年齡層面。人們多渴求脫苦海和幸福呀。

課程第十天可以説話,我有機會和同房的人聊,聽到她們的故事,我禁不住流下眼淚。

她們因爲人生的苦和痛,來到這裡。

繼續閲讀:尋道之旅

Categories
靜修行

尋道之旅(二): 奇妙的感覺

在臺灣參加的十天内觀課程,心情起起落落,有高有低。點滴感覺,且記下。

感覺之一是奇妙,因爲我竟然可以:

1)在第一天就可以不變換坐姿靜坐一個小時

這是不可思議的,因爲我前此最長的靜坐時間不過是半小時,今囘在課程的第一天竟然可以坐了一個小時。課程要求第五天起,所有人不換坐姿坐一個小時,對於沒有靜坐經驗的人來説,這真是很困難。我可以輕易做到,我覺得是因為我這幾年斷斷續續都有坐禪,當時候到了,自然水到渠成。凡事沒有捷徑,一切靠努力。

事實上,我未試過參加禪修,老師這麽強調要用功和精進的,時間一天天過去,老師會說,還有這些天剩了,這麽難得的時間和設施讓您靜修,要珍惜,要努力,要用功,於是我是更加努力練習了。

快樂的大門是要你自己敲和親手推開的,沒有人可以幫到你。

2)在第四天開始學習内觀法後,已感覺到身體各部位的感受

我以往靜修,都覺得很難,總是感受不到呼吸,或者感受到了,又失去了,回到家練習,也不是很有成績。但今次靜修期間,仿佛很快就掌握到方法,我歸因於我和這内觀法的緣分,也歸因於教授方式的層層遞進。例如,前三天我們都在觀鼻子呼出吸入的氣息,培養我們細微的心和觀察力,到了第四天,當要觀身體感受的時候,就容易得多了。同期的同學,不少在第九天或最後一天都可以觀察到身體各部位細微的感覺,似乎沒有什麽人做不到的。不過,不少人確曾在頭兩三天想過放棄,但挨過去,就是明媚和陽光。

繼續閲讀:尋道之旅

Categories
靜修行

尋道之旅(一):真智慧是修回來的

剛去了臺灣參加十天(2014年2月26日至3月9日)的内觀課程,感到無限的喜悅和滿足。

我參加的是臺灣内觀禪修中心舉辦的課程,課程遵循内觀大師葛印卡老師(S.N. Goenka)的教授方法。

什麽是内觀?

內觀(Vipassana)是印度最古老的禪修方法之一。在長久失傳之後,兩千五百多年前被釋迦牟尼佛重新發現。內觀的意思是如實觀察,也就是觀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是透過觀察自身來淨化身心的一個過程。開始的時候,藉著觀察自然的呼吸來提昇專注力;等到覺知漸漸變得敏銳之後,接著就觀察身和心不斷在變化的特性,體驗無常、苦、以及無我的普遍性實相。(臺灣内觀禪修中心網站)

曾多次去泰國參加内觀禪修,亦在香港參加過法鼓山的課程,並跟過一行襌師禪修,都是内觀襌,但方法有異,每次回來,總有未學成的感覺。今次我是在十天課程的第五天,就感到掌握到方法,那種喜悅無法形容。我總算是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内觀法,算是尋到道了。

尋道求智慧,不是只有一條直路可走,道終究是要自己摸索出來,走出來的。

我想,我尋到道,還因爲我真的信服老師的説法和這種内觀方式。沒有加持,沒有念咒,沒有數數目,什麽都沒有,只是專注地觀察身體的感受。

課程第四天開始教授内觀法,當日我已經可以觀察身體每個部位的變化,感到身體的“振動”,生起,滅去,生起,滅去,人生無常,感覺來了又去,我們的愛執貪嗔是多麽無謂,爲我們造就了多少的痛苦。

我深信這内觀法能帶給人真正的智慧,正如葛印卡老師說:

由自身體驗而培養出來的智慧,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這種方法得來的智慧叫修慧。人還有聞慧(由聽聞或閲讀他人的説話而得到的智慧)和思慧(理智分析後所得的智慧),但只有修慧,才是真正的智慧,因爲那是人親身經歷而得來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道理如出一轍,只有親身經歷,才能獲至寶。

我近來親身目睹一起身敗名裂的事件,眼看某人如何由高位和權力走向名譽掃地,及身份和地位的失去。此人曾是學者教授,應該很有思慧了吧,大概聞慧也有吧,但何至於此呢?無他,您縱有多少的學識,也不保證你有真智慧,沒有真智慧,人就難免為自己製造痛苦。要有真智慧,就要去尋去修,此所以我們要去尋道和修行。

真正的智慧波羅蜜,是我們在禪修中從親身體驗,發自於内的了悟。

葛印卡老師

願和大家分享我獲得的這份福份。

繼續閲讀:尋道之旅

Categories
靜修行

泰國清邁靜修(四): 外在和内在

我的老師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他聽説有個老師很好,他主持的寺廟在森林旁,於是決定去跟他學師。搭了幾個鐘頭的巴士,去到一個巴士站,想叫的士司機載他去寺廟,的士司機說不用了,指了指不遠處的一座寺廟,原來寺廟就在巴士站旁邊。他有點失望。

寺廟就在巴士站旁,自然不寧靜,除了叫賣聲,還聽到建築地盤的打樁聲。我的老師開始想離開這個寺廟,他去和主持商討,主持叫他給自己一個星期時間,一個星期完了,如果修行沒有成果,才離開。

有日他聽到建築地盤這樣一段對話,一把女聲說,謝謝你呀,幫我們建這間醫院,有了這醫院,我們就不用再走一日的路程才去到醫院,去年我的父親因爲趕不及醫治,過了身。現在我的母親病了,我們希望這間醫院可以幫到她。

來自地盤的噪音,也有其内在的目的,我們不知罷了。

至於那些叫賣聲,也是普通人為了謀生,才有的聲音。

我的老師說,他明白過來,不再受外在聲音的影響,從此專注於他的修行,一個星期過去了,他繼續留在寺廟。

我靜修住的房間旁邊住了一個德國女孩子,她的另一個德國朋友常過來和她傾談,有晚,已經是九點半,是靜修營規定上床睡覺的時間,她們兩個還在旁邊的房間竊竊私語,我輾轉反側都無法入睡,有點衝動,想走過去,叫她們收聲。最後,聲音停了,我以爲我可以安然入睡,但我依然轉轉反側,沒法入睡,大概過了至少一個鐘頭,才能進入夢鄉。其實那兩個女孩子的聲音不是導致我無法入睡的源頭。

我們很容易把事情歸咎於外在環境,而沒有反躬自問,向内尋求力量的泉源。

繼續閲讀:

泰國清邁靜修(一):前因後果

泰國清邁靜修(二):take care of your life

泰國清邁靜修(三):畢竟太年輕

Categories
靜修行

泰國清邁靜修(三):畢竟年輕

話説我這個靜修營,因爲沒有費用,加上在清邁,吸引了不少年輕背包客。同一日抵達營地的有五個女孩子,一個是荷蘭女孩,兩個是德國女孩,一個是奧地利女孩,都是背大背囊,周遊列國,中途來到這個營地。

很自然地,這幾個女孩子被安排住在我旁邊的房間。營地規定不得談話,但那兩個德國女孩子本來是朋友,常聚在一起談話,那個奧地利女孩更是社交能手,不但和這兩個德國女孩結爲好友,常講個不停,她旁邊住了一個新人,大概也是講德文的,更是成了出雙入對的朋友,有時甚至拉兩張櫈在走廊坐,肆無忌憚在聊天。到了第五日,她們還一起離開營地,結伴走天涯。她們走了之後,我的耳朵是真的輕鬆了一大截。

這個營不設特定的費用,但歡迎捐獻,我相信這些年輕的女孩子是沒留什麽錢,就離開了。

看在眼内,我只能暗地感慨,青春是無價,但難免無知。

順帶一提,那個和我一起入營的荷蘭女孩子,靜修未開始的時候,和我聊了一會兒,她24嵗,很開朗,平時愛靜,想來學冥想,也是打算入營一個禮拜,但她第二日就離開了。這裡沒有熱水花灑,早上五點要起床,十一點吃完中午飯就不可進食,房間除了一張床和冥想用的座墊外,什麽都沒有。我的房間有蜘蛛網和不少不知名的小動物在地上爬動,白色的床框在燈光下更吸引很多螞蟻在轉動。

一日的活動,大部分時間就是你自己在練習冥想,如果你不是真的有心學習,這裡肯定是寂寞難耐。

我不知這個荷蘭女孩究竟是什麽原因提早離開,但她的提早離開,我是一點都不感驚奇。她,畢竟年輕。

事實上,有好幾個年輕人,我見了一兩天之後,就消失了。

人大了不一定有智慧,但智慧和沉潛,總得要時間才能培養出來。這也算是人的局限吧。

繼續閲讀:

泰國清邁靜修(一):前因後果

泰國清邁靜修(二):take care of your life

泰國清邁靜修(四):外在和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