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影·書·樂·字

超越巔峰 ?

書名:Into Thin Air
作者:Jon Krakauer

當我發現Into Thin Air 的作者就是我看過的Into the Wild的作者,而且他在1996年登上了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就是因爲這趟用命換囘來的登峰之擧,他寫下了Into Thin Air這本書。

這本書的吸引不是因爲這是一本講登山歷險的書,而是因爲,很不幸地,和作者同登世界屋脊的隊友中,到達頂峰的六個人中,有四個人最後是永遠留了在山上,命喪於暴風雪之中。事後作者寫成Into Thin Air, 把過程呈現出來,嘗試解釋造成這重大傷亡的前因後果,也窺見了登世界最高峰變成商業運作的一些情況。

但不要誤會,這不是一本分析的書,而是一本有血有肉,扣人心絃的書。看這本書,很容易由登山聯想到人生。登世界最高峰最值得慶祝的不是經歷千辛萬苦和多年的綢繆,而登上了最高峰,而是有能力和智慧在登峰造極之後安全下山,保住條命。作者死於山上的隊友,都是登上了頂峰的人,但就是下不了山。同理,人的事業或人生達到巔峰不是最難的事,最難的是,能走過高潮變爲低潮的一段時間,或者是有自知之明,知難而退,捨棄追逐巔峰/光輝的一刻,從而免卻禍端。這就真的要有智慧了。

有一個細節是我掩卷之後不時想起的:作者的兩位隊友在離營地不遠處被發現,他們奄奄一息,但最後他們沒有被救囘營地,因爲同場的人認爲即使救他們囘去,生還的人既已是殘兵敗將,再沒有能力安排他們下山。這做法後來在隊友(包括作者本人)之間討論了,也是一致意見,結果兩人就這樣被遺棄於山上。(後來其中一人竟然奇跡般生還,自己走囘營地。剩下那個日本女登山隊友,長埋雪下。)

我在想,為什麽當這兩個人還有呼吸而且離營地不遠,可以被這樣捨棄。在惡劣的環境下,自保是人類最自然的反應?

這本書的寫成殊不易,因爲書中對人物的描寫和事態發展的分析可能冒犯了部分死者的親人。但作者感到他必須要把事實和細節呈現出來,這是他“救贖”自己而必須做的事。

在這樣的環境下寫成的Into Thin Air, 有種張力,吸引你一直讀下去。這書我是在病中硬撐著身體看完的,雖然病,還是很快就看完了,因爲是真人真事,充滿人性,充滿驚險,卻不乏作者作爲記者的實錄本色(雖然可能難免有主觀的成份 )。

這本書曾在1997年被拍成電影,但口碑不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